首页

女王收奴风情艳主

时间:2025-05-26 03:28:00 作者:湖北桨板健儿竞速“亚洲最宽护城河” 浏览量:70931

  春和景明万物生,惠风和畅好时节,中国开启“两会时间”。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、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,满载着人民期盼重托,肩负着神圣职责使命,齐聚首都北京,共商国家发展大计、共谋高质量发展良策、共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蓝图,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共识、形成合力。

  过去的一年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,顽强拼搏、勇毅前行,战胜多重困难挑战,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。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尽责、主动担当作为,推动立法、监督、代表、对外交往、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。十四届全国政协聚焦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、协商议政、民主监督,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……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出勃勃生机,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探索,生动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,丰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。

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、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、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,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,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,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。

  思想旗帜领航伟大征程。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,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真正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、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。惟其如此,才能保持强大凝聚力、战斗力,才能在面对全新课题、各种艰难险阻时保持战略定力,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,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创造性开展工作。

  伟大事业是干出来的。今年春节假期,全国市场供需两旺、文旅消费持续走强;新春过后,各地各行各业全力促发展、奋战开门红,重大项目集中开工、企业开足马力赶制订单、广袤田野上春耕备耕次第展开……我们要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导向,铆足干劲、开拓奋进。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全面深化改革,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,改革味要浓、成色要足,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。要大力倡导实的作风,做实功、求实效,以实干实绩改善预期,充分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精气神。

  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。”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,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、所创造的经验、所拥有的权利、所发挥的作用,把维护好、实现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,通过团结奋进实现奋斗目标。

  人勤春来早,开年即开跑。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同时间赛跑、与时代并进,保持锐意进取、敢为人先、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,展现新气象、新作为。我们期待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脑中常谋富民之策,认真履职尽责,积极建言献策,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,汇聚亿万民众的智慧和力量,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。

  (央视网 央视评论员) 【编辑:梁异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江南蔬菜之乡”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迎收割

炳灵寺石窟历经西秦至民国的持续增修扩建,保存有早期、中期和晚期的佛教艺术壁画和石雕。唐蕃古道的开通,又给炳灵寺石窟带来青藏高原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艺术,与汉传佛教及西夏佛教融合发展,形成了具有藏东特色的藏传佛教艺术。其蕴含的两种风格迥异的佛教体系,见证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分别在中国传播、发展的完整历史过程。

学习新语·非遗|“这种原创性的作品,有很深的文化内涵”

(一)市(地、州、盟)、县(市、区、旗)党委及其领导班子,市(地、州、盟)、县(市、区、旗)人大常委会、政府、政协党组,市(地、州、盟)中级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和县(市、区、旗)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党组主要负责人;

房地产“白名单”加速落地 已有162个项目获融资逾294亿元

加快数字人才培育,我国应当如何行动?《行动方案》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、数字技能提升行动、数字人才国际交流活动、数字人才创新创业行动、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行动、数字职业技术技能竞赛活动等6个重点任务。

助华侨寻根 汕头小公园“番客街”首批项目启动

当天中午,随着300多尊神将陆续汇集,游神队伍浩浩汤汤从厚福村英武庙出发,簇拥着挺神将的人穿街走巷,游人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拍照留影。巡游队伍所到之处,家家户户点燃炮竹,热闹非凡。在不少当地民众看来,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,更好地助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。

“火线立功”牌匾、“一封家书”:“烈士纪念日”里的衡水故事

作为一线女职工,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,吴孟宣也从未退缩。即使夏天的轨道线路气温高达四五十摄氏度,她也能与同事们并肩作战,一起完成巡检任务。

相关资讯
奥运冠军走进新疆理工学院与师生互动

7月12日,应急管理部在北京举行例行发布会,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,介绍近期防汛抗旱、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关工作情况。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、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,近日,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核定。上半年,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.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,因灾死亡失踪322人,紧急转移安置85.6万人次,倒塌房屋2.3万间,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.1千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931.6亿元。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:一是强降雨过程频繁且极端,主要江河洪水发生早、量级大,多地因强降雨引发山洪、城镇内涝和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,特别是6月份以来,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安徽、湖南等地重复受灾,灾情较重。二是西南、中南、华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散发,以山体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为主。三是强对流天气高发,风雹灾害点多面广,北方以大风、冰雹为主,南方以短时强降雨、雷暴大风为主。四是南北方地区旱情交替发展,主要影响西南、西北、华北、黄淮等地,给局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,目前已基本缓解。五是年初中东部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、持续时间长、雨雪强度大、降水相态复杂,对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。六是森林草原火灾总量处于低位,华北、东北、西南局地火险形势严峻。(记者 让宝奎 北京报道)

热门资讯